![]() 用以提升顯示裝置領域之視覺效果的系統與方法
专利摘要:
一種顯示系統,其包括顯示裝置與運算裝置。運算裝置執行指令以接收一影像之第一多個次畫素的第一多個次畫素值。所述第一多個次畫素具有多個顏色。運算裝置更執行指令以選取所述第一多個次畫素之一第一次畫素。所述第一次畫素具有一第一顏色,且所述第一次畫素在空間上鄰近所述第一多個次畫素之一第二次畫素。所述第二次畫素具有所述第一顏色。運算裝置更執行指令以至少依據對應至所述第一多個次畫素之所述第一與所述第二次畫素的第一與第二次畫素值,產生第二多個次畫素之第二多個次畫素值。 公开号:TW201324481A 申请号:TW101106745 申请日:2012-03-01 公开日:2013-06-16 发明作者:Chen-Wei Lin;King-Yuan Ho;Jing-Yi Yan 申请人:Ind Tech Res Inst; IPC主号:G06T3-00
专利说明:
用以提升顯示裝置領域之視覺效果的系統與方法 本揭露是有關於一種提升顯示裝置之視覺效果的系統與方法。 隨著高解析度顯示裝置需求的增加,幾種用以提升顯示裝置之解析度的技術已備受關注。美國專利公開號第2010/0253796號描述對多個低解析度影像進行拍攝,並且藉由套用一加權函數(weighting function)至此些低解析度影像以得到高解析度影像。相似的技術也揭露於美國專利公告號第6,686,956號以及第7,003,177號。 此外,美國專利公開號第2007/0263113號描述一種獲得一物體之高解析度影像的方法,其藉由對多個低解析度影像進行拍攝,其中各低解析度影像僅具有所述物體的一部份;接而,再將此些低解析度影像在高解析度下結合成一具有所述物體之單一的影像。相似的技術可於美國專利公告號第4,383,170號、第6,639,625號,以及第6,710,801號中找尋到。 美國專利公開號第2010/0315534號揭露一種獲得高解析度影像的方法。美國專利公開號第2010/0315534號的影像拾取系統包括第一成像部,此第一成像部根據入射光而藉由短時間的曝光時間、低解析度與高畫面更新率,以對紅色(R)與藍色(B)成分的動態影像分別進行攝影。影像拾取系統亦包括第二成像部,此第二成像部根據入射光而藉由長時間的曝光時間、高解析度與低畫面更新率,以對綠色(G)成分的動態影像進行拍攝。影像拾取系統接而依據由第一與第二成像部所拍攝的影像而合成動態影像。 近年來,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LED)基於高色彩飽和度的緣故而被實施於顯示裝置以呈現更栩栩如生的影像。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中的發光層藉由透過遮罩光罩(shadow mask)蒸發多個色層(color layer)而形成於基板上,其中遮罩光罩定義出發光層的區域與區塊。在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製造過程中,遮罩光罩的使用已限制了畫素結構的微小化,進而限制了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的解析度。因此,有需要提升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的解析度。 本揭露提供一種顯示系統,其包括顯示裝置與運算裝置。運算裝置執行指令以接收一影像之第一多個次畫素的第一多個次畫素值。所述第一多個次畫素具有多個顏色。運算裝置更執行指令以選取所述第一多個次畫素之一第一次畫素。所述第一次畫素具有一第一顏色,且所述第一次畫素在空間上鄰近所述第一多個次畫素之一第二次畫素。所述第二次畫素具有所述第一顏色。運算裝置更執行指令以至少依據對應至所述第一多個次畫素之所述第一與所述第二次畫素的第一與第二次畫素值,產生第二多個次畫素之第二多個次畫素值。所述第二多個次畫素的數量小於所述第一多個次畫素的數量。運算裝置更執行指令以提供所述第二多個次畫素值至顯示裝置。 本揭露另提供一種在顯示系統中處理影像資料的方法,其中所述顯示系統包括運算裝置與顯示裝置。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在所述運算裝置接收一影像之第一多個次畫素的第一多個次畫素值,所述第一多個次畫素具有多個顏色;藉由所述運算裝置選取所述第一多個次畫素之一第一次畫素,第一次畫素具有一第一顏色,且所述第一次畫素在空間上鄰近所述第一多個次畫素之一第二次畫素,所述第二次畫素具有所述第一顏色;至少依據對應至所述第一多個次畫素之所述第一與所述第二次畫素之第一與第二次畫素值,而藉由所述運算裝置產生第二多個次畫素之第二多個次畫素值,所述第二多個次畫素的數量小於所述第一多個次畫素的數量;以及從所述運算裝置提供所述第二多個次畫素值至所述顯示裝置。 本揭露再提供一種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取媒體,其儲存有切體實現在其上的程式碼。當程式碼被運算裝置執行時,程式碼致使所述運算裝置執行至少上述提及的方法。 為讓本揭露之上述特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在一些實施例中,擁有一特定次畫素結構數量之一般解析度的顯示裝置能顯示一高解析度影像,此高解析度影像所具有之次畫素的數量大於一般解析度顯示裝置之次畫素結構的數量。各次畫素具有一次畫素資料數值。一次畫素資料數值可包括例如是亮度、次畫素位置以及次畫素顏色等資訊。 圖1為本揭露一範例實施例之顯示系統100的方塊圖。請參照圖1,顯示系統100包括運算裝置102與至少一顯示裝置104。運算裝置102可耦接至網路106或者為一獨立的裝置。 運算裝置102可以是電腦裝置或是顯示控制電路。運算裝置102可包括一或多個中央處理單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s,CPU)102a、唯讀記憶體(Read-Only Memories,ROM)102b、隨機存取記憶體(Random-Access Memories,RAM)102c、輸入單元102d、輸出單元102e、儲存單元102f,以及通訊單元102g,該等元件/單元可藉由一或多條匯流排102h而相互耦接再一起。熟知此技藝者可理解的是,只要運算裝置102可執行各種於以下詳述之指令,運算裝置102之一或多個這些元件/單元可被增加或從運算裝置102中移除。 中央處理單元102a作為算術處理(arithmetic processing)裝置與控制裝置,藉以控制或部份控制運算裝置102的操作而執行儲存在唯讀記憶體102b、隨機存取記憶體102c、儲存單元102f或可移除的記錄媒介(未繪示)中的各種程式。唯讀記憶體102b儲存程式、算術運算參數或者類似中央處理單元102a所使用的程式。當中央處理單元102a執行特定處理時,隨機存取記憶體102c暫存一或多個中央處理單元102a所使用的程式;且當中央處理單元102a執行所述一或多個程式時,隨機存取記憶體102c暫存多個參數。 輸入單元102d為一種被使用者操作之工具,例如是滑鼠、鍵盤、觸控面板、按鈕、開關或是控制桿。此外,輸入單元102d可為遙控裝置(remote-control device),此遙控裝置可藉由使用紅外線或其他種類之電磁波來傳遞訊號。運算裝置102的使用者操作輸入單元102d以輸入各種類型的資料或操作指令至運算裝置102。 儲存單元102f可為磁儲存裝置,例如是硬碟機(Hard Disk Drive,HDD)、半導體儲存裝置、光儲存裝置或是磁光儲存裝置(magneto-optical storage device)。儲存單元102f儲存被中央處理單元102a所執行的程式以及各種類型的資料、影像、內容和指令。 通訊單元102g與網路106連接。通訊單元102g可以是適用於有線或無線區域網路(Local Area Network,LAN)通訊的通訊卡、藍芽通訊或是無線通用串接匯流排(Wireless Universal Serial Bus,WUSB)通訊的通訊卡、光通訊的路由器、非對稱式數位用戶迴路(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ADSL)的路由器或是用於各種通訊類型的數據處理機(modem)。舉例而言,通訊單元102g可從遠端裝置接收影像資料、程式或指令;或者,發送影像資料、程式或指令到遠端裝置。 輸出單元102e透過輸出裝置輸出資料或圖像至使用者。所述輸出裝置可以是顯示裝置104,例如:陰極射線管(Cathode Ray Tube,CRT)顯示裝置、液晶顯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裝置、電漿顯示器(plasma display panel,PDP)裝置、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或場發射顯示裝置。輸出單元102e亦可為燈具、音頻輸出設備(像是揚聲器或是耳機)、印表機、手提電話或傳真機,可提供使用者視覺或是音頻格式的資訊。 圖2繪示本揭露一範例實施例之耦接至輸出單元102e的顯示裝置104,其繪示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之等效畫素電路與驅動電路之電路圖。於此雖然以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為例而於本實施例中來進行說明,但任何熟知此技藝者可理解的是,不同種類的顯示裝置亦可被使用。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裝置包括顯示區200,此顯示區200包括多個次畫素結構206、多條資料線D1,D2,...,Dm,以及多條掃描線G1,G2,...,Gn。資料線D1~Dm與掃描線G1~Gn用來控制次畫素結構206。 次畫素結構206可包括開關電晶體TS、驅動電晶體TD、儲存電容CS以及有機發光二極體元件。舉例而言,開關電晶體TS11包括閘極、源極與汲極,其中閘極耦接至掃描線G1以控制開關電晶體TS11的開閉狀態,源極耦接至資料線D1以從資料線D1接收資料訊號,而汲極耦接至儲存電容CS與驅動電晶體TD11的閘極以儲存與控制驅動電晶體TD11。驅動電晶體TD11的閘極耦接至開關電晶體TS11的汲極,而驅動電晶體TD11的源極則耦接至電壓源VDD以依據儲存電容CS11控制驅動電流。儲存電容CS11的一端耦接至開關電晶體TS11的汲極,而另一端則耦接至參考電壓VL。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元件的陽極耦接至驅動電晶體TD11的汲極,而有機發光二極體元件的陰極則耦接至地GND。 次畫素結構206可產生例如是紅色、綠色、藍色或白色的光。多個次畫素結構206形成顯示畫素結構208。舉例而言,圖2繪示出顯示畫素結構208包括3個次畫素結構206。一顯示畫素結構可包括紅色、綠色、藍色以及白色的次畫素結構以顯示所需的顏色。任何熟知此技藝者可理解的是,不同顏色的次畫素結構206或是與上述不同組合的次畫素結構206可被重新排列以形成一顯示畫素結構。 在本領域可理解的是,開關電晶體TS、驅動電晶體TD、儲存電容CS所佔據的面積通常為不透明的。因此,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亮度會隨這些元件數量的增加而降低。亮度減低的議題可能會在高解析度顯示裝置下加劇,此高解析度顯示裝置具有更多的電晶體被排列在一預定區域。在本揭露的某些實施例中,提出一種顯示系統,其在無須同等比例地增加開關電晶體與驅動電晶體的數量下增加解析度。 在一些實施例中,提供一顯示系統(例如是顯示系統100)以顯示高解析度影像。運算裝置(例如是顯示系統之運算裝置102)經配置以扮演多個模組來執行各種影像處理程式,並且提供高解析度影像至一或多個顯示裝置(例如是顯示裝置104)。 運算裝置102包括用以執行程式的各種模組。圖3繪示包括在運算裝置102中的示例模組。請參照圖3,運算裝置102包括通訊模組302、選取模組304,以及產生模組306。要理解的是,上述模組的組合可以增加一或多個模組或從上述模組的組合移除掉一或多個模組。任何熟知此技藝者可理解的是,這些模組彼此耦接以執行各種功能,並且可為在中央處理單元102a上所執行的軟體模組。雖然未繪示於圖3,這些模組亦可應用於硬體中或是一硬體與軟體的組合。 通訊模組302經配置以傳送及接收資料。特別是,通訊模組302經配置以接收顯示資料以及傳送顯示控制訊號至顯示裝置。舉例而言,通訊模組302經配置以接收高解析度影像資料值以及傳送顯示控制訊號至顯示裝置來控制顯示裝置之多個畫素結構。高解析度顯示影像資料值包括多個對應至影像畫素之多個次畫素資料值。為了在顯示裝置上顯示影像,可提供對應之次畫素資料值於顯示裝置之次畫素結構。 選取模組304經配置以選取一高解析度影像之至少2個相同顏色次畫素資料值。舉例而言,選取模組304可選取顯示紅色之第一次畫素資料值,並進一步選取一亦是顯示紅色之第二次畫素資料值。由第二次畫素資料值所標示於影像中之第二次畫素的位置在空間上鄰近由第一次畫素資料值所標示之第一次畫素的位置。被選取之次畫素資料值被傳送至產生模組306以進一步處理。一次畫素資料值可包括亮度、次畫素位置以及次畫素顏色等資訊。 產生模組306經配置以接收所選取的次畫素資料值,並且處理所選取的次畫素資料值以產生更新的次畫素資料值。與一些實施例一致的是,二個或多個次畫素資料值可被處理以產生一更新的次畫素資料值。在一些實施例中,所選取之次畫素資料值的亮度值被平均以產生一次畫素資料值之更新的亮度值。用以顯示更新的次畫素資料值之一次畫素結構區域大於用以顯示原先的次畫素資料值之一次畫素結構區域。 在產生模組306產生更新的次畫素資料值之後,通訊模組302可進一步經配置以傳送更新的次畫素資料值至顯示裝置104以顯示所需的影像。 請參照圖4,圖4繪示一高解析度影像401之一高解析度顯示裝置400。高解析度影像401包括多個紅色次畫素402、綠色次畫素404、藍色次畫素406以及白色次畫素408。當高解析度影像401顯示在高解析度顯示裝置400上時,各個次畫素藉由相對應之高解析度顯示裝置400的次畫素結構而顯示。 在一些實施例中,高解析度顯示裝置之畫素結構可包括至少紅色、綠色、藍色以及白色次畫素結構。只要次畫素結構之組合足以顯示所需之圖像,畫素結構可由不同數量的次畫素結構以及不同顏色組合的次畫素結構而形成。舉例而言,畫素結構可包括紅色、綠色以及藍色次畫素結構,或是紅色、二綠色以及藍色次畫素結構。 顯示裝置可包括一些次畫素結構,其數量小於所欲顯示影像之次畫素的數量。為了使次畫素與顯示裝置之次畫素結構匹配,可移除某些次畫素。如上述操作的結果,影像品質將無可避免地降低。根據所揭露之一些實施例,可選取多個相同顏色的次畫素以形成一更新的次畫素。更新的次畫素的數量小於原先的次畫素的數量。所選取之相同顏色次畫素的次畫素值用來產生一更新的次畫素值,且此更新的次畫素值接而被提供至顯示裝置,此顯示裝置所擁有之次畫素結構的數量低於一影像之次畫素原先的數量。 舉例而言,一影像之兩個相同顏色次畫素可被選取以形成一更新的次畫素。兩個次畫素可以是以在空間上鄰近彼此為基準來選取。舉例而言,請參照圖4,若紅色次畫素402-1被選取,則紅色次畫素402-2或是402-5亦可被選取以形成一更新的次畫素。當兩個原先的次畫素被選取,更新的次畫素所得之數量僅為原先次畫素資料值之數量的一半。藉由更新的次畫素資料值所更新的次畫素可接而顯示於顯示裝置,此顯示裝置擁有較少次畫素結構的數量。要註明的是,由於一更新的次畫素值是由兩個原先的次畫素值計算而成,顯示品質(舉例而言,由人所見之顯示解析度)會比直接移除原先之次畫素來的好。另外要註明的是,所選取之次畫素的數量不限於兩個。三或多個相同顏色次畫素可以在空間上鄰近彼此的條件下被選取以產生一更新的次畫素資料值。舉例而言,請參照圖4,當紅色次畫素402-1與402-2被選取,第三紅色次畫素402-5亦可被選取以計算一更新的紅色次畫素資料值。此外,當紅色次畫素402-1、402-2以及402-5被選取,第四紅色次畫素402-6亦可被選取以計算一更新的紅色次畫素值。次畫素402-1、402-2、402-5以及402-6以在空間上鄰近彼此為基準被選取。 請參照圖5,圖5繪示顯示裝置的一部分,此顯示裝置包括紅色次畫素結構502-1至502-4、綠色次畫素結構504-1至504-4、藍色次畫素結構506-1至506-4,以及白色次畫素結構508-1至508-4。舉例而言,次畫素結構502-1、504-1、506-1以及508-1可形成一畫素。當次畫素結構經配置以顯示一般解析度之一影像(例如此影像之次畫素的數量小於或等於顯示裝置之次畫素結構的數量),人眼所見之各畫素為一紅色次畫素結構502、一綠色次畫素結構504、一藍色次畫素結構506,以及一白色次畫素結構508之顏色與亮度的集成。 圖6A繪示高解析度顯示裝置的一部分,此顯示裝置包括紅色次畫素結構602、綠色次畫素結構604、藍色次畫素結構606,以及白色次畫素結構608。四個鄰近的各個紅、綠、藍以及白色之次畫素結構可形成一畫素結構。舉例而言,次畫素結構602-1、604-1、606-1以及608-1形成一畫素結構。各個次畫素結構經配置以顯示一高解析度影像之對應的次畫素。如圖6A所示之,由於在高解析度顯示裝置中,每單位面積下次畫素結構的數量大於如圖5所示之一般解析度顯示裝置中每單位面積下次畫素結構的數量,顯示於高解析度顯示裝置之影像品質會優於顯示於一般解析度顯示裝置之影像品質。然而,一高解析度顯示裝置雖然可顯示一較好的影像,舉例而言,以解析度而論,高解析度顯示裝置具有一較低之穿透率,此較低之穿透率導因於顯示區較大的部份被不透光的畫素控制電晶體所佔據,如圖2中所示。舉例而言,圖5中所示之一般解析度顯示裝置的開口率約為79%,而圖6A中所示之高解析度顯示裝置的開口率約為43%。因此,相較於一般解析度顯示裝置,在高解析度顯示裝置中,需要較多的能量來達到相同的亮度。 根據所揭露之一些實施例,一高解析度影像可以藉由改善的影像品質顯示於一般解析度顯示裝置。請參照圖7,圖7繪示高解析度影像的一部份之一般解析度顯示裝置的一部分。一般解析度顯示裝置的一部分包括紅色次畫素結構702-1至702-4、綠色次畫素結構704-1至704-4、藍色次畫素結構706-1至706-4,以及白色次畫素結構708-1至708-4。四個相鄰的紅、綠、藍以及白色次畫素結構形成一畫素結構。雖然圖7之顯示裝置的次畫素結構與圖5的次畫素結構相似,然而圖7之顯示裝置的次畫素結構是經配置以顯示一更新的次畫素,此更新的次畫素具有一更新的次畫素值,此更新的次畫素值是藉由計算一高解析度影像之多個原先相同顏色的次畫素之次畫素值所產生。舉例而言,紅色次畫素結構702-1是經配置以顯示一更新的紅色次畫素值,此更新的紅色次畫素值是藉由計算二或多個原先紅色次畫素的次畫素值所產生。 圖8為本揭露一範例實施例從原先的次畫素值產生更新的次畫素數值之方法的流程圖。在步驟802中,運算裝置之通訊模組接收關於一欲顯示的高解析度影像之原先次畫素的資料。在步驟804中,運算裝置之選取模組選取一第一原先之次畫素,此次畫素擁有一第一顏色。在步驟806中,選取模組選取另一原先之次畫素,此次畫素擁有相同的第一顏色。第二次畫素在某種程度上是基於以在空間上鄰近所選取之第一次畫素而被選擇。在步驟810中,運算裝置判斷是否選取多個擁有第一顏色的次畫素。若判斷為多個次畫素需要被選取,則此方法回到步驟806以選取額外的次畫素。若判斷為無需選取額外的次畫素,則方法前進至步驟812。 在步驟812中,運算裝置之產生模組以所選取之原先的次畫素之次畫素值為基準,產生一更新的次畫素值。產生模組例如是可平均所選取之原先的次畫素的亮度值,以產生更新的次畫素的一亮度值。然而,運算方法並不侷限於將所選取之原先的次畫素之資料取平均。其他的線性或非線性運算方法可適用於產生更新的次畫素值。在步驟814中,擁有更新的次畫素值之更新的次畫素藉由運算裝置之通訊模組而被提供至顯示裝置。 圖6A至圖6C繪示一選取與運算原先次畫素的例子。圖6A繪示一高解析度顯示裝置顯示一影像600,此影像600包括第一多個次畫素,所述第一多個次畫素包括紅色次畫素602、綠色次畫素604、藍色次畫素606以及白色次畫素608。如圖6B所示,原先的次畫素如同重新排列般被選取,其中在兩個次畫素之間的雙箭頭指出兩次畫素的位置被對調。舉例而言,在第一列左邊的雙箭頭指出紅色次畫素602的位置與綠色次畫素604的位置對調。次畫素重新排列的結果,圖6A之高解析度影像600變成如圖6C中所示之更新的高解析度影像610。在圖6C中,四個原先相同顏色的次畫素排列成彼此相鄰。舉例而言,四個白色次畫素608排列成彼此相鄰。因此,能理解的是,四個原先的次畫素根據圖6A至圖6C所示之重新排列,可被選取以產生一更新的次畫素。也就是說,四個在空間上鄰近彼此之原先次畫素的值可被選取以產生一更新的次畫素資料值。舉例而言,四個白色次畫素608被選取以形成一更新的白色次畫素608a。要註明的是,原先的次畫素被選取的數量不限於本實施例所述的四個。只要一更新的次畫素在顯示器顯示時,顯示品質(例如是解析度)可被提升,原先的次畫素被選取的數量可以是二或多個。 在圖8中所繪示執行上述方法之運算裝置可以是一電腦裝置或是耦接於顯示裝置的顯示控制電路。 從圖6A至圖6C高解析度影像的變換可以被理解成將圖6A之影像600代入至一畫素分布函數(Pixel Distribution Function,PDF)以形成圖6C之影像610。如圖6A至圖6C所示之影像的變換可以如下所示。 其中Isource代表圖像源,Idisplay代表顯示影像,而PDF代表畫素分布函數。根據式1,顯示影像的品質會被畫素分布函數影響。圖9繪示式1的一個例子,其中Isource-Idisplay代表兩個影像的差異。為了提升顯示影像Idisplay的品質,本揭露建議保持較小的差異,如接下來所述。將式1代入傅立業轉換形成下面的表達式。 FFT(I source )×FFT(αPDF)=FFT(I display ) 式2 其中α代表畫素分布函數的強度因子(intensity factor)。因此Isource可被轉換如下。 [FFT(I source )/FFT(αPDF)]×FFT(αPDF)=FFT(I source ) 式3 將式3代入式2,且代入式2的結果以反轉傅立業轉換形成下面的表達式。 由此,當Isource根據式4計算,Idisplay的結果會非常接近Isource。也就是說,當Isource被代入式4的操作,Idisplay的品質會被提升。 一說明式4操作的例子繪示於圖10中,其中Isource與Idisplay的差異是微不足道的。 式4的操作亦可被執行於運算裝置(例如是電腦裝置或是耦接於顯示裝置的顯示控制電路)。 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述被運算裝置執行的方法可實現於程式碼。此程式碼可被切實地儲存於一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取媒體中。運算裝置可從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取媒體讀取及執行此程式碼。 針對上述實施例,當可作些許修飾與改良。因此,上述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定本揭露。 目前應用之實施例不限定於任何特定的操作系統、裝置架構、服務器架構或是電腦程式語言。 100...顯示系統 102...運算裝置 102a...中央處理單元 102b...唯讀記憶體 102c...隨機存取記憶體 102d...輸入單元 102e...輸出單元 102f...儲存單元 102g...通訊單元 102h...匯流排 104、400...顯示裝置 106...網路 200...顯示區 206、602-1、604-1、606-1、608-1...次畫素結構 208...顯示畫素結構 302...通訊模組 304...選取模組 306...產生模組 401、600、610...影像 402、402-1、402-2、402-5、402-6、602...紅色次畫素 404、604...綠色次畫素 406、606...藍色次畫素 408、608...白色次畫素 502-1~502-4、602、702-1~702-4...紅色次畫素結構 504-1~504-4、604、704-1~704-4...綠色次畫素結構 506-1~506-4、606、706-1~706-4...藍色次畫素結構 508-1~508-4、608、708-1~708-4...白色次畫素結構 608a...更新的白色次畫素 802、804、806、810、812、814...步驟 D1,D2,...,Dm...資料線 G1,G2,...,Gn...掃描線 TS、TS11...開關電晶體 TD、TD11...驅動電晶體 CS、CS11...儲存電容 VDD...電壓源 VL...參考電壓 GND...地 Isource...圖像源 Idisplay...顯示影像 PDF...畫素分布函數 Isource-Idisplay...差異 圖1為本揭露一範例實施例之顯示系統的塊狀圖。 圖2為本揭露一範例實施例之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的方塊圖。 圖3為本揭露一範例實施例之包括在運算裝置裡之模組的方塊示意圖。 圖4為顯示一高解析度影像之高解析度顯示裝置一部分的示意圖。 圖5為一般解析度顯示裝置一部分的示意圖。 圖6A為高解析度顯示裝置一部分的示意圖。 圖6B為依據本揭露一實施例重新排列次畫素之高解析度顯示裝置一部分的示意圖。 圖6C為圖6B之重新排列後高解析度顯示裝置一部分的示意圖。 圖7為顯示高解析度影像一部份之一般解析度顯示裝置一部分的示意圖。 圖8為本揭露一實施例之產生更新的次畫素數資料值之方法的流程圖。 圖9為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影像轉換方法的示意圖。 圖10為另一影像轉換方法的示意圖。 610...影像 602...紅色次畫素 604...綠色次畫素 606...藍色次畫素 608...白色次畫素 608a...更新的白色次畫素
权利要求:
Claims (18) [1] 一種顯示系統,包括:一顯示裝置;以及一運算裝置,其中該運算裝置執行指令以:接收一影像之第一多個次畫素的第一多個次畫素值,所述第一多個次畫素具有多個顏色;選取所述第一多個次畫素之一第一次畫素,該第一次畫素具有一第一顏色,且該第一次畫素在空間上鄰近所述第一多個次畫素之一第二次畫素,該第二次畫素具有該第一顏色;至少依據對應至所述第一多個次畫素之該第一與該第二次畫素之第一與第二次畫素值,產生第二多個次畫素之第二多個次畫素值,所述第二多個次畫素的數量小於所述第一多個次畫素的數量;以及提供所述第二多個畫素值至該顯示裝置。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系統,其中該運算裝置執行指令以藉由平均所述第一多個次畫素之該第一與該第二次畫素的亮度值而產生所述第二多個次畫素之所述第二多個次畫素值。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系統,其中對應至所述第二多個次畫素之其一的一顯示區域大於對應至所述第一多個次畫素之其一的一顯示區域。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系統,其中該運算裝置執行指令以:選取所述第一多個次畫素之一第三次畫素,其中所述第一多個次畫素之該第三次畫素具有該第一顏色,且該第三次畫素在空間上鄰近所述第一多個次畫素之該第一或該第二次畫素;以及至少依據該第一與該第二次畫素值以及對應至所述第一多個次畫素之該第三次畫素的一第三次畫素值,產生所述第二多個次畫素值。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顯示系統,其中該運算裝置執行指令以:選取所述第一多個次畫素之一第四次畫素,其中所述第一多個次畫素之該第四次畫素具有該第一顏色,且該第四次畫素在空間上鄰近所述第一多個次畫素之該第一、該第二或該第三次畫素;以及至少依據該第一、該第二與該第三次畫素值以及對應至所述第一多個次畫素之該第四次畫素的一第四次畫素值,產生所述第二多個次畫素值。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系統,其中該顯示裝置為一液晶顯示裝置、一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一場發射顯示裝置或一電漿顯示裝置。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系統,其中該運算裝置為一電腦裝置或一顯示控制電路。 [8] 一種在一顯示系統中處理影像資料的方法,其中該顯示系統包括一運算裝置與一顯示裝置,該方法包括:在該運算裝置接收一影像之第一多個次畫素的第一多個次畫素值,其中所述第一多個次畫素具有多個顏色;藉由該運算裝置選取所述第一多個次畫素之一第一次畫素,其中該第一次畫素具有一第一顏色,且該第一次畫素在空間上鄰近所述第一多個次畫素之一第二次畫素,其中該第二次畫素具有該第一顏色;至少依據對應至所述第一多個次畫素之該第一與該第二次畫素之第一與第二次畫素值,而藉由該運算裝置產生第二多個次畫素之第二多個次畫素值,其中所述第二多個次畫素的數量小於所述第一多個次畫素的數量;以及從該運算裝置提供所述第二多個次畫素值至該顯示裝置。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方法,更包括藉由該運算裝置平均所述第一多個次畫素之該第一與該第二次畫素的亮度值以產生所述第二多個次畫素值。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方法,其中對應至所述第二多個次畫素之其一的一顯示區域大於對應至所述第一多個次畫素之其一的一顯示區域。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方法,更包括:藉由該運算裝置選取所述第一多個次畫素之一第三次畫素,其中所述第一多個次畫素之該第三次畫素具有該第一顏色,且該第三次畫素在空間上鄰近所述第一多個次畫素之該第一或第二次畫素,其中該運算裝置至少依據該第一與該第二次畫素值以及對應至所述第一多個次畫素之該第三次畫素的一第三次畫素值,產生所述第二多個次畫素值。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方法,更包括:藉由該運算裝置選取所述第一多個次畫素之一第四次畫素,其中所述第一多個次畫素之該第四次畫素具有該第一顏色,且該第四次畫素在空間上鄰近所述第一多個次畫素之該第一、該第二或該第三次畫素,其中該運算裝置至少依據該第一、該第二與該第三次畫素值以及對應至所述第一多個次畫素之該第四次畫素的一第四次畫素值,產生所述第二多個次畫素值。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顯示裝置為一液晶顯示裝置、一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一場發射顯示裝置或一電漿顯示裝置。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運算裝置為一電腦裝置或一顯示控制電路。 [15] 一種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取媒體,其儲存有切體實現在其上的程式碼,當該程式碼被一運算裝置執行時,該程式碼可被操作以使該運算裝置執行一方法,該方法包括:在該運算裝置接收一影像之第一多個次畫素的第一多個次畫素值,其中所述第一多個次畫素具有多個顏色;藉由該運算裝置選取所述第一多個次畫素之一第一次畫素,其中該第一次畫素具有一第一顏色,且該第一次畫素在空間上鄰近所述第一多個次畫素之一第二次畫素,其中該第二次畫素具有該第一顏色;至少依據對應至所述第一多個次畫素之該第一與該第二次畫素的第一與第二次畫素值,而藉由該運算裝置產生第二多個次畫素之第二多個次畫素值,其中所述第二多個次畫素的數量小於所述第一多個次畫素的數量;以及從該運算裝置提供所述第二多個次畫素值至一顯示裝置。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取媒體,其中對應至所述第二多個次畫素之其一的一顯示區域大於對應至所述第一多個次畫素之其一的一顯示區域。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取媒體,其中該方法更包括:藉由該運算裝置選取所述第一多個次畫素之一第三次畫素,其中所述第一多個次畫素之該第三次畫素具有該第一顏色,且該第三次畫素在空間上鄰近所述第一多個次畫素之該第一或該第二次畫素,其中該運算裝置至少依據該第一與該第二次畫素值以及對應至所述第一多個次畫素之該第三次畫素的一第三次畫素值,產生所述第二多個次畫素值。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取媒體,其中該方法更包括:藉由該運算裝置選取所述第一多個次畫素之一第四次畫素,其中所述第一多個次畫素之該第四次畫素具有該第一顏色,且該第四次畫素在空間上鄰近所述第一多個次畫素之該第一、該第二或該第三次畫素,其中該運算裝置至少依據該第一、該第二與該第三次畫素值以及對應至所述第一多個次畫素之該第四次畫素的一第四次畫素值,產生所述第二多個次畫素值。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WO2019114369A1|2019-06-20|基色转换方法及其转换器、显示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WO2017173756A1|2017-10-12|获取mura补偿值的方法、装置及显示面板 JP2018520445A|2018-07-26|三色データから四色データへの変換方法及び変換システム WO2016188024A1|2016-12-01|阵列基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CN105992987A|2016-10-05|包括在显示器中的相机 WO2016169194A1|2016-10-27|一种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US10083648B2|2018-09-25|Image display method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03325330A|2013-09-25|图像处理器和图像处理方法 CN105551455B|2018-11-27|图形设备和方法 TWI484461B|2015-05-11|用以提升顯示裝置領域之視覺效果的系統與方法 WO2010016319A1|2010-02-11|画像処理装置、表示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KR102001350B1|2019-10-01|Oled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콘트라스트 향상방법 및 시스템 KR20140117157A|2014-10-07|영상 제어 표시 장치 및 영상 제어 방법 US20150043821A1|2015-02-12|Image processing method US11037523B2|2021-06-15|Display method of display panel that uses different display algorithms for different display areas,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9727573B|2020-11-24|一种显示方法及显示装置 KR20130117105A|2013-10-25|유기 전계 표시 장치 및 유기 전계 표시 장치의 감마 세트 설정 방법 JP2021005034A|2021-01-14|表示制御装置及び表示制御方法 KR101261529B1|2013-05-07|표시 장치, 그리고 표시 장치에서의 지향성 제어 방법 CN107492342B|2020-07-03|一种显示面板实时sense的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JP2011027944A|2011-02-10|映像信号処理装置、映像信号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表示装置 Yang et al.2016|The method of 2/3 sampled sub-pixel rendering for AMOLED display CN103137059B|2016-04-06|用以提升显示装置领域的视觉效果的系统与方法 JP2007017615A|2007-01-25|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507794B2|2014-05-28|携帯電子機器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TWI484461B|2015-05-11| US9053557B2|2015-06-09| US20130141480A1|2013-06-06|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TWI559275B|2015-02-09|2016-11-21|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畫素驅動方法及相關的顯示裝置|JPS6364940B2|1979-11-19|1988-12-14||| US6639625B1|1997-07-16|2003-10-28|Minolta Co., Ltd.|Image sensing device| JPH11119722A|1997-10-15|1999-04-30|Canon Inc|表示システム| JP3298545B2|1999-03-29|2002-07-02|ミノルタ株式会社|デジタルカメラ及び画像処理方法並びに記憶媒体| IL133243D0|1999-03-30|2001-03-19|Univ Ramot|A method and system for super resolution| US6686956B1|1999-08-31|2004-02-03|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Increased resolution digital capture device| US7110012B2|2000-06-12|2006-09-19|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System for improving display resolution| TW540022B|2001-03-27|2003-07-01|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displaying an image| US7123277B2|2001-05-09|2006-10-17|Clairvoyante, Inc.|Conversion of a sub-pixel format data to another sub-pixel data format| TWI248764B|2004-09-01|2006-02-01|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visual effect| JP4151793B2|2004-11-15|2008-09-17|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撮像装置および画像の高解像化方法| KR20070009015A|2005-07-14|2007-01-18|삼성전자주식회사|전기영동표시장치와 전기영동표시장치의 구동방법| TWI317927B|2005-08-30|2009-12-01|Chi Mei El Corp|Method for adjusting the resolution quality of images displayed on a monitor and related monitor| TWI381742B|2005-10-13|2013-01-01|Seiko Epson Corp|影像顯示裝置、電子機器及畫素配置設計方法| JP4517300B2|2006-01-06|2010-08-04|ソニー株式会社|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方法、学習装置および学習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TWI275052B|2006-04-07|2007-03-01|Ind Tech Res Inst|OLED pixel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9736346B2|2006-05-09|2017-08-15|Stereo Display, Inc|Imaging system improving image resolution of the system with low resolution image sensor| JP5441312B2|2007-02-09|2014-03-12|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表示装置| TWI360799B|2007-03-22|2012-03-21|Wintek Corp|Displaying method| US8018500B2|2007-08-07|2011-09-13|Panasonic Corporation|Image picking-up processing device, image picking-up device,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TWI370923B|2008-05-20|2012-08-21|Chimei Innolux Corp|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and its driving system and driving method| TW201042604A|2009-05-19|2010-12-01|Ind Tech Res Inst|Display and driving method| US20110285713A1|2010-05-21|2011-11-24|Jerzy Wieslaw Swic|Processing Color Sub-Pixels| KR20120052739A|2010-11-16|2012-05-24|삼성전자주식회사|디스플레이 구동 장치 및 그것의 영상 데이터 압축 및 복원 방법|
法律状态: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US13/310,328|US9053557B2|2011-12-02|2011-12-02|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visual effect of a display device|CN201210436285.4A| CN103137059B|2011-12-02|2012-11-05|用以提升显示装置领域的视觉效果的系统与方法|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